建中校友實名制社群, beta version

楊聰財醫師60歲耳順之年第十篇 精神醫學之路 第三部曲 「軍陣精神醫學」

全世界有軍人的地方便有所謂的「軍陣精神醫學」,也就是以在進行軍事攻防建置下會產生的相關精神健康議題以及精神障礙,從公共衛生預防醫學的角度來看,如何建置好...

台灣軍陣精神醫學的開展

 

         我在1988年自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畢業後,以陸軍第一名的成績進入國軍精神醫學中心【目前稱為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進行完3年的住院醫師訓練,順利地考取專科醫師證照,擔任一年總醫師後,晉升為專任主治醫師。接著按照任務需要,我被國防部軍醫局指派到金門花崗石醫院支援三個月,前去擔任戰地精神科主任。

 

         1992年的金門仍派有一定數量的駐軍,也仍然進行宵管。因為台灣當時的男士,義務役的時間是將近二年,和目前的四個月來比,不可說相對是長的。而且萬一抽到金門馬祖這些所謂的「金馬獎」,可是要離鄉背井,一來很有可能會中止與女朋友的戀情,二來必須和原生家庭這個自幼便已經窩習慣的避風港說聲再見;要踏上軍旅,接受金字塔型的管理系統,並且要在包括有新兵、老兵、班長、排長、輔導長、副連長、的國軍團體生活中,學習如何應對進退,和同袍培養革命感情,共同完成被管訓以及管成任務,也算是自學校教育畢業後,另一項很重要的社會大學洗禮!

 

全世界有軍人的地方便有所謂的「軍陣精神醫學」,也就是以在進行軍事攻防建置下會產生的相關精神健康議題以及精神障礙,從公共衛生預防醫學的角度來看,如何建置好:

1、最高段的預防,也就是健康促進:人員健康的時候,要用何種方法可以維持最佳狀態,例如養成作息規律、定期運動、注意三餐營養攝取,教導「合理的要求稱為訓練,不合理的要叫做磨練」的正向思維,以及平日養成「說、唱、做、寫」的正確紓壓習慣,每天務必可以睡好68小時等有助身心精神健康的好策略。

2、第二段的預防,也就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這可以藉由平日定期地進行精神健康評量,也可以在新兵入伍或者是志願役官士兵進行整體生理心理健康檢查,希望早日發現產生精神障礙的病患,也能夠盡早進行治療介入,產生良好的預後。要知道,像思覺失調症以及雙情緒障礙,初步好發年齡都是在20歲出頭;所以有些病患在穿上軍服後產生病徵,不明所以的親友或者是社會大眾,便會嚷嚷說「軍方導致發病」。本人便是在金門服務時候,正確診治一位躁症發作、導致精神異常,出現怪異的自傷傷人行為的阿兵哥,一來讓個案的精神異常症狀早日獲得改善,二來讓單位減少管理以及與個案親友溝通說明上的困擾,三來也避免個案會被牽涉到軍法審查判決的麻煩!病患親友因為感戴本人視病猶親的言行,向金門當地媒體投書,因而讓本人的醫治事蹟被報導以及表揚!

3、第三段的預防,也就是早日復健、避免功能敗壞:就如同中風後最好的復健時機便是即時便開始,精神異常會產生的精神認知功能退步,可以藉由精神復健治療,進行一定療程的處理,包括像復健工作坊的訓練,讓個案可以盡可能的走回正常的人生軌道!

 

         其實現代精神醫學的發達與進步,就如同很多科技產品的開發一樣,都是濫觴於軍方:例如最經典的創傷壓力障礙(俗稱PTSD),便是從美國參與越南戰爭,很多退伍軍人,在戰場上因為目睹太多的爆炸、生死一瞬間的戰鬥、天災與人禍,卸解歸田回到美國本土後,因為腦海的創傷太多太嚴重,揮之不去的魅影,變成一種慢性的精神疾病,甚至很容易產生酒精與鎮靜安眠藥物的濫用依賴個案。

 

        本人也就是在穿軍服的使命感驅使下,除了體會藉由媒體可以宣導,讓大眾對於精神疾病有正確的認知,二來也協助軍方進行具有特色的三級精心理精神健康促進的系統建置,三來讓本人有感而發,後來在醫院主持軍陣醫學,帶領夥伴編譯「軍陣精神醫學」書籍,四來發願要繼續進修,到美國攻讀公衛衛生醫學博士,希望能像社會心理學家馬斯洛所述的最高需求:達到願望的自我實現,期盼可以:立德、立功、立言!